经过研究和观察,为着成全家中聚会,还需要预备一套材料。这套材料,是专供初信者第一年的基督徒生活用的,不仅非常简要,并且相当实际。盼望我们带新人受浸后,能立即给他们上生命课程;借着这套材料的供应,相信会使他们在各方面受到成全,并帮助他们接受圣经中各种的真理。
一个事奉主的人,一面应该有外面的活动、工作;一面也不能忽略,所有的工作都该完全出于里面的生命。没有生命,所有的工作就都是空洞、虚空的;惟有生命是我们工作的内容和实际。因此,一面我们必须为神作工、结果子,一面我们必须是主生命的见证人。表面上,见证人不太涉及生命;实际上,见证人就是见证生命。见证人不是一个工作,见证人乃是一个生命的见证。
我们都知道,福音书所讲的是一个人,耶稣基督。这个人,经过死与复活,就作到信入祂的人里面。在福音书末了,说到有一班人,就是跟随主耶稣三年半之久的人。那些人在主死而复活时,就得着祂进入他们里面。约翰福音末了,说到这位主耶稣,经过死与复活,来到门徒中间;祂再回来时的情形,是人无法了解的。当时门徒所在的屋子,门窗紧闭,然而祂却带着复活的身体进来了。若是没有入口,祂怎能进来,除非祂是灵;若说祂仅仅是灵,祂却是带着复活的身体。祂带着复活的身体,在一间关闭的屋子里,来到门徒中间,并且向他们吹一口气,说,‘你们受圣灵。’(二十22。)从那一天起,祂就吹进了门徒的里面;祂和门徒成为一体了。这是一件奇妙的事。
福音书从起头,就说这位主耶稣怎样是神,怎样是神的话,又怎样成了肉身,活在地上;尔后,祂到十字架上,钉死又复活了。复活之后,祂就成了一位奇妙者。这位奇妙者,说祂是神,祂又是人;说祂是人,祂却没有人旧造的身体,乃有一个新造、复活的身体,能自由出入紧闭的屋子。这是我们无法说清的。祂既能把身体显给门徒看,又还是一个灵。这实在是奇妙,是我们人的头脑所无法领会的。宇宙间,我们无法了解,无法言传,却又存在的事太多了。其中最奇妙的,就是这位复活的耶稣。说祂不是物质的,却能给人摸着,身体上还带着钉十字架的钉痕,肋旁还有枪伤;若说祂是物质的,是人所能摸得着的,竟然能自由出入一间紧闭的屋子,并且还能吹进信入祂的人里面。这些都是令人难以明白,却又记载在圣经里的事实。
约翰福音末了,有这样一件奇妙的事发生,在这事发生之后,就开始了使徒行传。使徒行传乃是记载这位死与复活,进入门徒里面的基督。祂和门徒出出入入,有四十天之久;有时祂隐藏起来,有时祂显现出来。用另一种说法,就是祂来了又去了,去了又来了。然而事实上,祂不是来了又去了,去了又来了;祂乃是显了又隐了,隐了又显了;祂无所不在。祂时显时隐,在屋子里祂显出来,在屋子外祂也显出来;然而祂显出时,人刚看见祂,祂又隐而不见了。其实,这是证明这位死与复活的主,复活之后,就进到祂的门徒里面了。祂是在祂的门徒里面,只是就门徒来说,有时看得见,有时却看不见;有时感觉得到,有时又好像没有感觉。祂实在是一位奇妙者,是灵,又是实际。
今天祂之于我们也是这样,是我们难以解释的;然而,祂在我们里面,却是一个事实。有时我们觉得祂来了,有时又觉得祂去了;有时我们感觉祂在这里,有时又觉得祂不在这里。这是我们里面的故事,我们都有这个经历。
那些亲身经历过主死而复活的门徒,到了行传一章,立时就成为祂的见证人。八节说,‘…直到地极,作我的见证人。’这给我们看见,主耶稣要门徒出去,不是去作一个工作,也不是去作一件事情,乃是去作一种人。作什么样的人?作基督的见证人。这见证人不是到法院去作见证,将曾亲眼看见过,亲耳听见过的某一件事,或该事的详情,见证出来;不是这样。乃是你所见证的那一位,祂今天变作你了,你也变作祂了。你去了,就是祂去了,你在那里就是祂在那里,是你在那里作祂的见证人。
基督徒不容易了解圣经,对属灵的事更不容易了解。在见证主这件事上,我们常喜欢说,‘我们要为主作见证。’这说法并不正确。我们以为作主的见证人,就表示我们要为祂作美好的见证,见证祂是怎样一位可爱的救主,又真实、又可靠、又有大能。然而,这样的领会并不正确。我们今天是主的见证人,不是见证别的,乃是见证主的死与复活。
实际上,主的见证人就是一个死与复活的人。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,天天都是过着死与复活的生活。祂说,‘我对你们所说的话,不是我从自己说的,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祂自己的事。’(约十四10下。)换句话说,主不是凭自己说话,乃是主从父那里说出来的。也就是说,是父在主里面说出祂自己的话。这就是死与复活。真实的死与复活,就是这里有一个人,祂活着,却不是凭祂自己活着,而是把祂自己摆在一边。换句话说,祂乃是把祂自己摆在死地。主这样把自己摆在死地,祂里头的那一位就活出来了。这在我们身上也是一样;惟有我们置于死地,主耶稣才能从我们身上活出来。
主与父,二者乃是一。主常说,祂在父里面,父在祂里面,(10上,)祂说话,是父在祂里面行事;祂不是说自己的话,祂乃是说父说的话;当祂说话时,是父在祂里面说话。所以祂和父,二者不仅是活一个生活,并且是凭一个生命活着,二者就是一个生命。这是很难解释的。今天在我们身上也是如此,主和我们,我们和祂,二者同活一个生活,同凭一个生命活着。所以我们能说,‘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…’(加二20,)这就是死与复活。不再是我们,我们的旧人已经死了,乃是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。我们和祂,二者乃是一个。
主耶稣在福音书里的行动,从来不单独;祂亲自说,父从来没有离开祂,父是一直与祂同在。(约八29。)祂也从来没有凭自己说话,没有凭自己行事,没有凭自己行动;祂一切的行动,都是与父一致,祂行动就是父行动,祂说话就是父说话,祂作什么,都是父在那里一切的表现,祂们二者就是一个。主自己是常常站在死地,祂一站在死地,父就从祂里面活出来了。
主耶稣开始出来尽职时,祂所作的头一件事,乃是受浸。这受浸是表明死而埋葬。主耶稣借着受浸,对人宣告说,祂也需要死,也需要埋葬。祂出来作工,不是凭祂自己,乃是凭着父;所以,祂需要死,需要埋葬,让父在祂里面活着。从那一天起,祂们二者,父与子,乃是一命,同过一个生活;这就是死而复活的生活。耶稣基督这个人死了,父神在祂里头活出来,这就是死而复活。不是等到祂上十字架去钉死,并从死里复活时,祂才死而复活。实在说来,祂在地上三十三年半的生活里,天天都在死而复活。祂常说,‘父阿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。’(参太二六39。)‘不要照我的意思,’是说主死了,‘只要照你的意思,’是说父活出来了。不要照主的意思,只要照父的意思,就是主死了,父活了。这就是死与复活。
今天,我们这些事奉主的人,无论出去叩门,或成全家聚会,都要看见:‘我已经死了,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。’保罗说,我们这些事奉主的人,乃是天天死,叫我们这些人不再向自己活,乃向那替我们死而复活者活;(林后五15;)就是我们死,祂来活。这就叫作死与复活。这并不是指两个人交换,所以不是交换的生命;这乃是二命联成一命的生命,就如同接枝一样。树枝接在树上,是将两个生命接在一起;这一个在里头消除了,那一个从里面活出来,结果就是二命联成一命。
在召会生活中,若是太注重数字和外面的活动,恐怕我们个个都成了运动员,只会在场上赛跑,结果只有身体的活动,没有灵的尽功用。如此演变下去,我们就要变成一部部的机器人了;机器转动,我们就转起来,机器一不动,我们也不会动了。虽说我们在出外叩访前,都有二十分钟的祷告,祷告也很透彻,里面也真是被充满,觉得我们出去,是圣灵与我们同在;然而令人担心的是,我们祷告时,灵是与我们同在,但一出去叩门,就成了运动。
我们必须记得,我们无法叫人得着生命;我们能给人施浸,但我们不能给人生命。我们必须学习:‘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。’叩门不是我,和人谈话不是我,给人施浸不是我,乃是基督,全数是基督。我们必须运用我们的灵,并操练我们里面的生命和信心,在宇宙中,向着神并一切的仇敌宣告说,‘不是我叩门,乃是基督叩门;不是我和人谈话,乃是基督和人谈话;不是我带人相信,乃是基督带人相信;不是我给人施浸,乃是基督给人施浸。’我们若有这样的态度,有这样的灵,有这样的生命,也有这样的信心,这会叫我们过一种生活,时时的倚靠祂。
这个时时的倚靠,就是住在主里面。主耶稣在地上时,也是天天住在父里面,祂一点也没有脱开父;祂的行动就是父的行动,祂的说话就是父的说话。今天你我事奉主,也必须操练到这样一个境地—我们出去就是主出去,我们行动就是主行动。到这时,我们就了解,我们实在不是单独一个人,乃是主与我们,二灵联成一灵,二命联成一命。虽然是我们的身体活动,访问人、叩门、给人施浸,但我们的灵里乃是与主联为一灵。
我们都要操练二灵成为一灵,时常祷告说,‘主阿,我没有办法把生命放到人里头,这是你能作的,是你该作的,主,我倚靠你作。主阿,我和你成为一灵,我在这里给人施浸,就是你的灵在这里给人施浸;是你这灵把人浸到三一神里面。我没有办法把他浸到三一神里面,我作不到这件事;主,我只能把人放在浴缸里,我只能把他浸在水里,我却不能把他浸到三一神里,是你这灵才能作这件事。感谢你,我和你成为一灵,我在这里行动的时候,就是你行动。’这样的信心是我们该有的,我们都要操练这个信心。
然后,我们要照着灵而行。虽然我们受过一些训练,但我们出去时,还得在里面随从灵。有的时候,我们以为该那样作,但这个灵在我们里头引导我们,不是那样作,我们就要立刻随从灵,照着灵而行。这样,我们所作的,才是以灵为基础,以生命为内容。
据我们的观察,现在出去叩门访问,带人受浸得救,有一个危机,就是变成机械化的动作。这很可能是因我们的灵不够强,并且也没有多少意愿要运用灵。另一面,因着已过我们都受过训练,在叩门访问、给人施浸上,非常练达,以致我们的练达,成了机械化的作法,使我们的所作,没有多少生命和那灵。
以受浸来说,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有同感,就是我们出去叩门访问、给人施浸时,我们会觉得我们的作法有时太草率,并没有郑重其事,把受浸深刻的印到人里面。我们都当知道,受浸乃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,是关乎人出死入生的事,是人要从世界进到神的国度,要从自己里面进到三一神里面的事;所以,这是一件很郑重的事。
我们要看见,出去给人施浸,乃是一件天大的事。若不是迫不得已,我们也不愿意在浴缸里给人施浸,我们实在愿意找一个水池,或找一道河流。尽管如此,我们还是应当郑重其事。我们应当让受浸的人感觉:这是一件郑重的事,是人从灭亡进入得救,出死入生的一件大事;这是我的人生整个转换的一件事,我要从自己里面出来,进入三一神里面。我们应当给人有这样的感觉。若是我们作得轻率,给人的感觉是反面的,下次我们再去访问时,人就会避不见面。
在叩访中若有任何景况,都应当随时有交通,好能立即加以研究。比方,有些年轻孩子,当父母不在家时,他们接受福音受了浸,父母回来后逼他们放弃,结果我们再去时,他们父母不准他们开门;这是可以接受的。另一种情形,是我们去的时候,丈夫不在家,妻子信主受了浸,等丈夫回家后,否决了她的相信,所以当我们再去时,她闭门不见,这也是可以接受的。再有第三种情形,就是我们给人施浸以后,在我们第二次去以前,有基督教的人士和他们接触,把他们带去了,这也是可以接受的,但并不是绝对可以,因为这证明我们不够保护、照顾他们。一个小婴儿,刚刚从母腹中出来,是要立时加以保护的。我们保护,他就存在;我们不保护,他就会夭折。这一半可以接受,一半不可以。还有一种情形,是人家不喜欢我们,因为我们作的不得体,所以人对我们失去了信心,对我们没有景仰,因此拒绝我们;这一点需要我们大大改正。
在这条新路上,我们乃是研究着往前走。所谓研究着往前走,是因为这条路我们都没有走过,就如同开车一样,头几部车在前头开导,若是发现路上有什么难处,都该停下来报告,好叫后面跟上的车能知道路况,并根据这路况,再研究该如何往前。所以,我们去成全家聚会,或叩门给人施浸,都该有原则;一旦发现有什么难处,就应当随时交通,一起研讨,以应付那个难处,好使我们在这条路上能走得正确。若是我们发现难处而不交通,却在私下谈论,那就是闲谈,是不当的,也是不该的。
盼望我们特别注意,从今以后,出去给人施浸时,绝不能草率,也绝不能随便,一定要郑重。绝不要为争取时间,而行事卤莽。宁愿多花一点时间,给人大大方方、郑郑重重的施浸。人虽是在浴缸里受浸,我们的态度若是郑重,好好的放水,好好的陪他预备、更衣,清清楚楚的与他有交通,让他知道自己得救了,他也会得着一个深刻的印象,郑重并尊重自己的受浸。
我们还要告诉受浸者,受浸乃是一件天大的事,是出死入生,出黑暗入光明,也是脱离撒但的手,进到神爱子的国里的一个实际;从今以后,他乃是在神的恩典中,享受神完整的救恩。这样的话必能使他得造就,而有一个郑重的感觉。同时,要将受浸的水所代表的意义,向他说明,让他明白受浸的意义。我们应当相信,当我们这样郑重时,我们的话必定出乎灵,而且带着实际,带着能力,印在人的里面。当人这样受过浸后,必定会有一个印象:‘我这个人是不同了,我是出死入生了,我已经脱离了撒但,进入神爱子的国里了。’这样,若是有人再要来破坏,就不容易了。父母可以拦阻,丈夫可以管辖,但在他们里面,他们会清楚我们已经给他们施浸了,有一个实际已经进到他们里面,那是他们一生都不能忘记的。
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一点,就是人家里若没有浴缸,绝不要用水浇一浇了事,这样的作法太轻率,太随便。宁可先不为他受浸,与他约好另一个时间和地点,郑郑重重的再行受浸,绝不能作一件马虎的事,给人一个怀疑的印象。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小心、谨慎的地方。
我们无论是叩门给人施浸,或是成全家聚会,我们的举止行动,都要在死与复活的原则里,活在灵中,跟随那灵。我们要给人一个印象,这是一件天大的事,是非常郑重的一件事。
问:对人多讲一点关乎受浸的事,会不会打动他头脑里的思想?
答:你用什么器官和人说话,就打动人的什么器官。你用灵说话,就打动人的灵;你用头脑说话,就打动人的头脑;你带着怀疑、研讨、辩论的空气说话,就必定引起人的辩论。这一切都在乎你自己。我们必须操练灵,学习在灵里说话,并且告诉人:‘朋友,这是天大的一件事,今天就是你从地狱里走出去的日子。’我们这样说,灵会在他里头作工。若是我们问他:‘你知不知道,今天你是从地狱里走出来的日子?’他会回答:‘我不知道。’所以,该怎么说实在是有讲究的。我们必须从灵里说,给人感觉是灵的态度、灵的语气,而不是用头脑说说罢了。要知道头脑的态度,头脑的语气,只会引起辩论。
在关于受浸的事上,绝不能草率的给人施浸,那是不当的。我们不该在乎一天要给多少人施浸,这不在于我们所想的,乃在乎圣灵所作的。圣灵作一个得救,我们就浸一个;祂作十个得救,我们就浸十个。至于能浸到多少个,不由得我们,乃是由得圣灵和环境的成全。
在关于拜偶像的事上,我们必须对得救的新人有清楚的交通,他们既信了主,就得把偶像弃绝;不弃绝偶像,主是不能接受他的。对不能弃绝偶像的人,我们不能给他施浸。他若说要弃绝偶像,我们就要帮助他砸毁偶像,弃掉偶像;偶像是必须去掉的。吸烟、喝酒的问题,不一定需要立时解决,因为吸烟、喝酒都是一种嗜好;这需要他受浸之后,靠着主的生命好好胜过。然而,偶像的问题却是需要立即分别的。
李常受弟兄于主后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七日讲于台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