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篇 各地召会的难处及解答(二)


台中林弟兄交通

在事奉上,台中召会的难处,和台北、高雄大致相同。到会人数只有全召会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,大部分圣徒都不常聚会,这实在是个难处。在事奉上,家、排服事的弟兄姊妹,多重事务,在属灵上相当软弱。

再者,台中附近有好几处我们所挂着的聚会,他们实在需要帮助,但我们深感人手不足,无法给他们合式的帮助。若是能加强对那里的服事,相信主的见证很快就能在那些地方兴起来。这也是我们在事奉上,一个很大的缺失。

第三,在台中附近有一个地方,聚会将近一年多,弟兄姊妹的情形也比以前蒙恩,人数多了一点,并且每主日和晚上的聚会,都约有三十位左右。按理,那里应该开始建立召会,不该再挂在台中,因为那个地区不在台中市区的范围。然而我们遇到一个难处,就是那里弟兄的情形较弱,并且有两、三位较为长进者,又不肯在主面前负起那个地方召会的责任,这叫我们觉得为难,很难定规那里该如何往前。

在召会的事奉中,属灵一面需要加强

弟兄所说,台中召会在属灵的事奉上相当缺;其实这不只是台中的问题,更是我们全台好些地方召会的问题。在我们已往的带领里,很着重的说过,各地召会应当好好注意事务方面的事;然而我们更着重的说,事务并不是召会事奉的重点,而是为着配合召会的事奉,是为着事奉的一种配合而已。比方在有福音行动时,众人一同来事奉,在事务上若是没有好的配合,就会有许多的亏缺,甚至会叫属灵的事受到打岔,受到亏损。

经过这几年,一面我们承认事务方面的光景,的确使召会事奉得着相当的配合,相当的益处;但另一面,实际的光景证实,不是我们的事务作得过分,乃是我们在属灵方面配不上去。好比在厨房里,盘子、碗筷都预备好了,并且样样都精致,但菜肴摆出来的却不多。本来盘子、碗筷只是为了配合菜肴的,现在盘碗预备得倒好,反而菜肴摆出来的不多。结果只是给人欣赏盘子、碗筷,没有给人足够的菜肴吃喝。不是说召会中没有属灵的东西,乃是说那个属灵的内容不够丰富。

简单的说,一个地方召会首要的事,乃是要在属灵的生命上,给弟兄姊妹一步步真实的带领。基督的身体在爱里把自己建造起来,不一定是靠着多少有职事、有恩赐的人,乃是靠着召会中相当的弟兄姊妹,能给人真实属灵生命上的带领。这在我们各地的召会中,都是非常的欠缺。

以台北召会的几个大会所为例,我们若实际的去观察,会发现他们都是事务重过属灵。甚且,事务上还不能说是作得有多好,只是比较起来,属灵方面是更差。他们对圣徒的带领,给圣徒的供应都太缺了。所以,聚会里的光景相当弱,到会的人数也相当少,原因都在于属灵方面的供应太弱,托住的能力不足。

在所有受浸的人中,虽不能说个个都真实得救了,但起码也有百分之九十五是确实得救的。然而,他们在受浸之后,一次来聚会,两次来聚会,经过八次、十次,他们就不来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在聚会中没有得着多少供应。我们没有给他们够多属灵的喂养,他们无法得着满足。不仅在聚会中如此,甚至聚会之外的探望、交通、牧养、带领,都是相当的欠缺。

基本上,我们中间所有的牧养、教导、探望、交通都寄托在众圣徒身上,偏偏众召会在这一面太软弱。即使有一点探望,或者有一点交通,按我们的观察,都是安排、形式的成分居多;反而,在灵里的负担,膏油的涂抹,圣灵运行的工作,成分太少。所以,众圣徒去接触人,与人交通时,很少把生命的东西供应到人里面。若是我们的聚会,能叫人感到有属灵的味道,得着属灵的供应,人不仅会觉得该来聚会,并且会觉得不能不聚会;因为他要来吃,要来得属灵的供应。愿主怜悯我们在各地的召会,特别是负责的弟兄们,要在主面前对付这一个问题,解决这一个问题。然而,这不是说,我们看轻事务的服事,乃是说,在属灵这一面我们非加强不可。今后,我们应该把相当的时间和注意力,放在属灵这一面。

背负聚会的责任

虽然没有一个人能叫别人属灵,也没有一个人能用任何方法,叫自己属灵;但我们还得负相当的责任。比方,各处的负责弟兄,应当在每个聚会之先,都到主面前有好的对付。多年前,我在一个地方服事,多半都必须在聚会中负一点责任。那时,在每次聚会之先,我都到主面前。聚会或许仅仅是一个半钟头,然而我到主面前的时间,往往是两个钟头,或者三个钟头。并且不一定是为着要讲什么道,乃为要进到神面前,让自己能摸着神,能在神面前接受一个负担。我把自己向主敞开,说,‘主,到底在这个聚会里,我该负什么责任?到底在这个聚会里,你有什么感觉?’常常就这样,我在神面前摸着了神的感觉。等到我进到聚会里时,自然就很容易成为圣灵的出口。或者开口祷告,或者有一个赞美,都会使那个聚会有分量、有内容。

然而,许多地方的聚会,都让人觉得那个聚会好像无所谓,好像众人都是听其自然,没有一个人真在那里负责任,没有一个人在那里作圣灵的出口。整个聚会空空荡荡,飘飘摇摇;从始至终一个半钟头,什么意义也没有。这种光景就败了人聚会的胃口,他当然不会想再来。这好比吃饭,吃到不对胃口的食物,就不会想再吃;若是再吃,恐怕只会生厌烦。同样的道理,其实只是一、两次聚会如此,但弟兄姊妹就不来了,因为他们里面聚会的胃口被败坏了。

有的人爱主、敬畏主、追求主,觉得基督徒应该常聚会,但来到聚会中,坐在那里却又像受罚一样,相当难受。对他们而言,不聚会不行,但来聚会却又相当痛苦;这实在叫他们为难。虽然聚会是众圣徒在主面前共同有分的,不能把责任给任何一个人,或几个人;但对召会负责弟兄,以及全时间事奉者来说,实在难辞其咎,应当负起责任。尽管我们中间的事奉,不分等次和阶级;但按蒙恩的光景来说,长老、同工、及全时间事奉者的责任,总是比一般弟兄姊妹重。

可惜,我们中间好些负责弟兄,及全时间事奉者,对于圣徒聚会若无其事,没有责任。当需要临及,该他们讲道时,他们才去背那个讲道的责任;若不是他们讲道,无论是交通聚会、擘饼聚会、或祷告聚会,常常是落到一个无所谓,没有人照管的情形。

虽然有时负责弟兄们,会在聚会前,有二十分钟一同的祷告,但这是不够的,因为没有一件事可以带手作,而能成功的。召会中的每一件事,都得在够重的负担里作,才能成功。什么是够重的负担呢?就是所有负责弟兄,及全时间事奉者,都不能卸下他们聚会中的责任,都当背起聚会的责任。这是相当严肃的一件事。

今后我们要花更多时间,来交通这一件事。这是在召会中负责的人,和那些事奉的人,最亏欠召会的地方。以全时间事奉的人来说,他们把一生都摆在事奉主的事上,既不要前途,也不要世界,只单单的把自己分别出来,为着事奉主。以世界的话说,他们就是专门作这一行的。然而,按我们聚会的光景看,他们不像作这一行的;因为他们好些人在聚会中都漠不关心,会前会后也都是若无其事。弟兄姊妹白天上班、作生意,下了班,急急忙忙赶来聚会,有时连饭都顾不得吃。全时间事奉主的人,竟和他们一样,聚会时间到了,才匆匆拿着圣经诗歌进来,若无其事的坐在会中。到了散会,那些在职的弟兄姊妹,急忙赶回家;全时间事奉的人也多是若无其事的走了。

这种情形的结果,难以带进主的恩典。作生意的人都知道,每天仅仅靠八小时在办公室里,是无法把生意作好的;全世界都没那个理。每一个能把生意作好的人,可以说连作梦的时候,都在作生意,都在工作。即使他走在路上,或在咖啡馆喝咖啡,都是在那里谈生意;这样,生意才能作得成功。仅仅在办公室上班式的作生意,没有一个人能作得成功。各行各业都是如此;每一个事业成功的人,都是把自己全人摆进去的。

我们这些作工的人,如果只重形式、安排:那一天,某弟兄到什么地方去负责,某人到那里站讲台;若仅仅是这样的话,我们的工作定规没有主的同在,只是个职业化的工作。所有的工作,都该是从负担里出来的,像作母亲的对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,无昼无夜,无时无刻,母亲的心都在儿女身上。这样的母亲,在儿女身上才能有成功的一天。我们所有事奉的人,对我们所事奉的工作,都该是无昼无夜,无时无刻;我们这个人必须完全在这件事里头。只怕没有机会,一有机会碰着人,就要给人‘打针’,叫他得点供应。无论得时不得时,无论人高兴不高兴,我们都要给人供应。这是所有全时间事奉者该有的情形。若是召会中,所有全时间事奉的人,和所有负责弟兄们,都肯这样作,我们中间属灵的成分,必定大为增多。

没有一个神的恩典临到人,是不经过人作管道,作器皿。神的祝福和神的恩典,都有其条件。比方我们若不传福音,就没有一个人得救;这是定规的。创世记二章五节,给我们清楚看见,地要生出五谷,还需要人耕田种地,天降下透雨。什么人把他田里的水沟挖得最深,什么人得着的水流就最丰富。什么人没有一点点配合的工作,当神大赐恩典的时候,那个祝福就流不到他那里。这不仅是外面的一个试验,实在是里头的一个证明。我们这些事奉神的人,碰到人不感觉兴趣,碰到灵魂不起反应,这就证明我们已经是行外人,已经不在这一行里了。

好些作生意的弟兄们,都知道生意的反应。无论他们到那里,都会对那个生意起反应。比方,他是卖冷饮的,看见人口渴,就有反应,赶快把水卖给人。我们作工的人也是这样,一碰到人就有反应,就有负担。比方碰见一位弟兄,我们里面就起反应,知道这位弟兄还没有奉献,还没有对付罪,还不懂得怎么祷告,我们里面的这个反应,就是生意。这个反应就叫我们生意。作生意的那个生意,能叫我们生出意来,能叫我们有生意作,有事情可作。我们一碰到人就生意;若是我们生不出意来,就要去祷告主。

比方有的弟兄很有心,但他身上有一个缺,就是在主面前不开窍。原因何在?我们可能不清楚,但我们必须到主面前祷告,花几天的工夫祷告,摸着主的带领。然后,就要看怎么让那位弟兄摸着这个带领。这时,我们必须再去接触那位弟兄。若是我们众人都这样,在主面前对人有兴趣,一碰到弟兄姊妹就起反应,那么我们在实际的经历上,要比今天丰富太多,长进太多。这一个需要,乃是在我们这些事奉的人身上,这是一件很重大的事,却又是我们中间一件很缺欠的事。

另一面,有件事是很清楚的,就是我们传福音已经落在形式里,而不是那个自然、在灵里传的福音。福音已经成了事务上、形式上的传福音。比方,现在有一个布道会,众人就来在一起,好像上班的人来在一起作布道工作。这个就有问题。按理,弟兄姊妹应该经常的、自然的带人得救;而不是因为召会的鼓励、安排或定规,才接触人。到了会所有受浸时,就能把人一个个带到会所来受浸,不必太重形式。这个问题,不是我们这样交通就能解决的。这需要所有在主面前有事奉的人,都到主面前去对付的一个问题。我们在这件事上,必须求主给我们一个起头;不然的话,长此下去,我们在属灵方面所受的亏损,会相当的严重。

成全别人一同担负责任

至于一个地方有聚会,那里的弟兄们弱一点,好像不够强来担负那个责任;关于这个强或弱,不是绝对的。比方,若是台湾只有丰原那个地方有一班基督徒,而没有台中召会,他们要如何聚会?是不是要先搬一个台中过来,好让丰原的基督徒能聚会?当然不是。所以简单的说,一个地方的聚会,那个负责人的条件只是相对的,并不是绝对的。有的弟兄在台北,或许连作排负责都不够资格,但到了淡水,可能就成了头号长老。这个就是相对的条件,不是绝对的。在那一个地方召会里,那几个人是长老,但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召会,那几个人就不一定是长老;这是比较的,不是绝对的。

按原则,一个地方已经有二、三十个人聚会,在那里就该是一个地方召会。我们如果盼望等他们够强了,才成立一个召会,恐怕那个强就不容易了。一个小孩出生十个月以后,作妈妈的都会开始给他机会学走路。有的妈妈会给孩子坐在学步车里,孩子好像坐在里头,又好像不是坐在里头,就这样让他跟着走。结果走来走去,孩子至终就会走了。认真说,一班弟兄姊妹在任何一个地方,无论多软弱,都该给他们机会。许多的刚强,都是跌出来的;许多的眼光,都是在不断的错误中培养出来的。不要怕错,我们必须像神那样有信心。伊甸园里没有围墙,也没有铁丝网,更没有电网;伊甸园乃是敞着的。

许多时候,我们都不放心别人,总是怕事情交到别人手里,会作错,或作坏了,好像事情在我们手里才不会错,所以不容易放手。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个脾气。所以,若是天底下没有第二个聚会的地方,只有一个丰原,只有他们二十多位弟兄姊妹,并且是软弱的,那里一样可以开始有聚会。主不会说,因为他们太软弱,不可以建立召会,要等到他们刚强时,才可以成立召会。实在说,圣徒在一个地方上,在主的名里一同聚集,共同展览基督,就是召会的显出;那个显出,应该让那个地方上的弟兄姊妹,有圣灵里的自由。即使他们要倚靠我们,也要明明的鼓励他们,这是他们的事,要他们自己在主面前负责;不要给他们一个感觉,好像那是我们的事。

以丰原和台中为例,台中不该给丰原一个感觉,丰原那个聚会是台中的事。好像台中负那个责任,背那个担子;台中认为可以,就让他们聚会,台中认为不可以,台中就担着。这个不一定对;乃应该一直的或从起头,就给他们一个感觉,那是他们的事。他们起来,聚会是他们的事;他们不起来,聚会也是他们的事;刚强是他们的事,软弱也是他们的事。若是一直给他们这样的感觉,就等于给他们更多的机会,逼得他们更多的直接与主有接触。当他们这样与主有接触时,他们自然会刚强。当他们背着负担去碰主时,他们会刚强,他们会起来。实在说,只要有十个、八个圣徒在一个地方,都该鼓励他们刚强起来,好好的在那里有一个聚会,起来为主作见证。

至于他们中间什么人该负责,那就是比较的、相对的要求。总要在他们中间,找寻比较年长、老练的。好比我们的家庭一样,有时,作父母的暂时走离,孩子们中就会有人出来作头。大姊和大哥会说,‘你们都要听我。’等到大姊大哥走开了,二姊二哥出来了。奇妙得很,这一个次序,连最小的孩子都知道:‘今天大姊还在,二姊就不要管我。’意思是,等大姊不在时,二姊才可以管他。不一定都是像父亲那样的人,才可以负家庭的责任;父亲不在时,比较年长的,也许才十七岁,就要负起责任。因为家里或许只有十、十三、十五岁的弟妹,十七岁在他们中间,已经是最年长,也是最老练的。当然如果他在二十多岁的孩子中,他就是最小的。这个是相对的,是由他们中间那个自然的等次来断定。我们受神差遣的人,不过是照着他们里面的生命来指定;这样,召会就会兴盛起来,弟兄们就有机会到神面前去碰着神,从神那里得着恩典。

基隆薛道荣弟兄交通

我们各地的难处都差不多,而这些难处主要在于我们这些事奉的人,还不在于事奉的本身。事奉本身的难处,不过反应出我们事奉的人,在主面前学习的光景如何。我们越在事奉里,越显出我们这个人的短缺,以及各样的难处。在这些显出的过程中,我们里面有挣扎,明知许多事情应该如何,但我们表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种光景。我们应该顺服主,但我们里头却有许多背叛的情形;我们明知主所要的是什么,但我们构不上那个要求,无法合乎主所要的模型。所以,事奉的主要问题,乃在于我们这个人。按理,我们应该学得很快,很有长进,很有变化,但一年一年过去,我们身上的难处没有过去。我们在事奉上无法进步,或者进步得不明显,这都是因为我们个人的难处还在;而这个难处主要在于我们不能顺服。

我们对主工作的异象,不能说没有看见,但我们时常构不上,供应不上,以致无法满足那个需要。这就是我们事奉里一个很大的缺。有时,我们的确知道在这个事奉里,总得有人继承,总得有人在主面前加强责任,把肩膀摆进来,但好像总是力不从心,聚会的光景总是好不起来,话语也供应不上。其他方面,就如传福音,我们每年总有几次,但每次当我们忙着传福音时,对弟兄姊妹的照顾和造就自然就松了,顾不到了。于是新的一批带进来,旧的一批就失落了。这也是我们感觉困扰的一个难处。然而不传福音不行,要传就得放下别的事情,所以在照顾上,常常有一个漏洞在那里。

同时,带进来新蒙恩的弟兄姊妹,也有一个难处,就是他们初得救时,我们给他们有基础造就,然后就把他们带到大聚会里;因着大聚会是一般性质的,无法有特别的话语为着他们,以致他们在大聚会里好像得不着合式的供应。结果一段时间过后,他们也落下去了。

在事奉上要学著作,作着学

没有一个事奉主的人,是什么都学会了才去事奉。我们的事奉,实在说,乃是要我们学著作;不是我们会作才去作,而是我们不会作,去学著作。以台北为例,因着召会大,人又多,全时间事奉的人,差不多有五十多位。然而,根据我们的观察,弟兄姊妹几乎都只作会作的,不作不会作的。可以说,积极研究、探讨的情形很少。因着研究、探讨少,进步自然有限,事奉的情形也就不尽理想。

比方有些人,认为自己不会传福音,就不传了;探望作不好,就不作了;带领人带领不好,就不去带领了。几乎所有的人,都只作自己会作的。请记得,在召会中,真正会作的人实在是太少了,所以不能有一个观念,只作会作的。我们都必须看见,就因为我们不会作,所以才需要作。作,就是我们的学;我们要边作边学,作着学。当我们这样学著作时,就会逼着我们去研讨。比方,有一个人我们带不了,我们在他身上实在一筹莫展,毫无办法,但我们还得继续带他;这时,我们就到主面前去祷告,寻求如何在这个人身上下功夫。

我们读使徒行传和保罗的书信,可以发现在保罗这个人身上,他是把自己完全摆在那个工作里。从神那面看,他是个特别有异象、有启示、有托付的人。从人这一面看,他乃是一个在行内的人,他是个内行人。保罗不是一个在行外的人,他作那一行就在那一行里。好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,他是三句不离本行。他讲来讲去,他那个人就在那个行里头。他作工时,各地召会都在他里面担着:‘为众召会的挂虑,天天压在我身上。有谁软弱,我不软弱?有谁绊跌,我不焦急?’(林后十一28~29。)不仅如此,在行传二十章,他说,‘我三年之久,昼夜不住的流泪劝戒你们各人。’(31。)若是我们个个能把‘昼夜’、‘流泪’应用到我们身上,都能作在弟兄姊妹身上,我们所在的地方,定规立刻有奇妙的大改变。

我们的难处在于,我们不会作,但我们还能睡平安觉;我们作不来,但我们还不会流泪;我们毫无办法,但我们还不去研究。我们常把一切责任,都推到神的恩典上,卸在神的怜悯上。一切仿佛都没有进展,但我们却能往床上一躺,说,都在乎神的怜悯和恩典。这就是我们的答案:神不作工,我们有什么办法;都在乎祂的恩典和怜悯。然后,我们就开始打呼,睡得很沉稳。一面来说,的确都是神的恩典和怜悯;但另一面,这个恩典、怜悯,就是不临到我们头上。

若是有一个人能在那里说,‘主,这里有一个家,我没有办法把他们带活,怎么办?主,我要与你摔跤,和你办交涉。’或许有人会说,这个人是雅各;然而我们要说,就是这样与神摔跤的人,才变作以色列。要知道,不会与神摔跤的人,永远不会成为以色列。许多少年弟兄姊妹,常到我们面前来说,这个事情他们不会作,那个事情他们作得不好。这时,我们要鼓励他们,就因为不会作,因为作不好,所以才要作。无论如何,我们总要让弟兄姊妹看见,就因为不会作,并且作不好,才要他们去作;这样,他们的用处就出来了。

没有一个人在工作上,是因为会作而来作的;神不要这样的人作工。每一个人都是去作时,还不知道往那里去。亚伯拉罕离开迦勒底的吾珥,往外去时,还不知道往那里去。真正的工作,乃是不知道怎样作,还得要作;不知道怎样带领,还得带领。或者是作失败了,还得再作;带领错了,还得再带领。并不是带领失败了,就算了,就平安的回家了;乃是要再到主面前,再有对付。

认真说,全世界任何一件事,在人身上的要求,没有一件能过于主的工作。没有一个人,包括使徒保罗在内,都不能也不敢说,他作任何主的工作,都是因为会了才去作。主工作上的要求是太大了,没有一个人有那个资格,没有一个人敢说他会了;乃是必须这个人一直在那里拚,在那里往前,在那里作。作就是我们的学,学就是我们的作;我们非有这样的心不可。在事奉上,如果没有这一个,我们在属灵的事上就没有多少用处。

曾有一位少年弟兄,在那里学习为主作工时,不仅不会作,并且没有好好作;然而,时间一到,他就平平安安回家了,好像那件事根本不在他身上,根本不是他的事。这时,若有人去找他,他会若无其事,好像他与那个工作没有关系。这样一个少年人,我们不能说他在每件事上都没有用处,但至少在那件事上,他已经没有用处了。那件事在他这个人手中,定规会落到零,落到一无所有的地步。

再比方一个人,你若问他,这一次有多少人需要福音探望。实在的数字可能只有五十八个,但他在那里说,大概一百或八十。那个数字只有五十八,他能说差不多一百或八十。你就该知道,他这个人不在这行里,他这个人并没有在其中。如果他是一个接受负担的人,是在里头的,是投身其中的,他就不只有五十八个人的记名单,甚至会有五十八张记名单上的路线图。这五十八个人的概况,无论是学生、商人、老年人、青年人、受过教育的、未受教育的、或住那条街,他都能清清楚楚。再者,需要什么人去看望、带领最合式,用什么时间,他连睡觉时都在思想。这就叫作接受负担。

使徒保罗说,‘除了没有题起的事,还有为众召会的挂虑,天天压在我身上。有谁软弱,我不软弱?有谁绊跌,我不焦急?’(林后十一28~29。)或许有人会说,一个事奉主的人,需要祷告,需要追求。这都不错;但对一个为主作工、事奉主的人而言,若是不能在神面前接受负担,对人不感觉兴趣,这个人在主的工作上就没有多少用处。

一个事奉主的人应当是容易有反应的,或者说应该很容易被‘传染’,一碰着人就立刻有反应,就爱人、关心人,对人感兴趣。这并不是喜欢多事,多管闲事,乃是对人有兴趣。事奉主的人,对神容易接受负担,对人容易感觉兴趣,容易起反应。这样的人,会一直把自己摆在那一行里头,一直在神面前接受负担,得着神的托付。每一个事奉主的人,在他们身上都应该有这样一个性格。

关于这一点,我们从前不是没有说过,可惜我们作得太差,或者说操练得不够。特别是在少年弟兄姊妹身上,我们不够蒙怜悯,不够受对付,不够在主手里享受那个恩典。主的话是说,恩赐是越用越有;有的,还要越发加给他;没有的,连他所有的,也要从他夺去。(路十九26。)我们原有的那个恩赐,那个恩典的资本,已经不多,我们又不肯运用,结果就等于零,等于没有。我们若是肯用,多用,像主所说的,一直在那里作买卖;我们就会看见那个恩典的本钱,越发加多。

我们若是能天天关心别人,背负别人的担子;天天研究别人的难处,盼望能与人一同蒙恩,我们就会看见,自己是弟兄姊妹中最蒙恩的。不是等到我们有了学习,有了经历,如何会作了,我们才来作。若是要等到那一天,就永远没有那一天。我们必须认识,我们是毫无所有,并且一无所能;但我们还要作,从无作出有来。在物质方面,是这个原则;在属灵上,原则也一样。我们就是凭着信心往前,凭着信心作下去。

比方,你所在地的一个聚会要你讲道,弟兄姊妹都来了,没有道讲是不可以的。若是你在那里说,‘我不会讲,我没有预备,今天就不要讲了吧。’你宁可众人坐在那里,你也不讲,那就完了。然而,你若肯在主面前受难为、受压,接受负担,用坚刚的意志,在灵里仰望主,站起来说,‘弟兄们,我并不知道今天应该讲什么,但不讲又不可以,所以请你们在灵里扶持我。’就这样,你会经历话来了,创世记一章二节出现了:渊面黑暗,空虚混沌,但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。这就是我们的光景。我们里面黑暗时,因着转向灵,话就来了,主就来了。主耶稣就是光,我们碰着祂,就有了光。这是一篇多有供应的道。讲过之后,众人都吃了一个饱,你自己更饱。这样,你自然比从前更进步,更老练。

不要以为这只是比方的话,我就曾这样经历过。我二十八岁时,学习为主说话;不是人请我正正式式的说,而是有一个重担压在我身上,我不得不说。我没有读过神学,也没有受过什么训练,根本不懂什么叫作讲道,什么叫作释放信息。然而,当时是一个重担压在我身上,要我非讲不可。当我站起来时,面红耳赤,汗流浃背,不知道该讲什么;然而,蒙恩就在此,正因我不知道往那个方向去,主就给了我启示。这样一次过一次,我在那里得着了恩典,我给人的,实在就是我自己所得着的。路加六章三十八节说,‘你们要给人,就必有给你们的;’像水龙头一样,能流出多少,后面就流进多少;前面不流出,后面就不流进。

我们要一直在神面前接受负担,并且一直对人有兴趣;不能辞其咎,不能卸其责。我们必须对自己说,我们若不负责任,谁负责任。这不是骄傲,这是我们愿意学习接受负担。如此,我们就能在主手里,成为有用处的人,成为祝福的管道,带进更多的祝福。这是我们今天许多弟兄姊妹,特别是青年弟兄姊妹所需要的。

台南徐弟兄交通

台南市召会所有的难处,和其他地方完全一样。我们在那里,对弟兄姊妹的供应相当有限。这些日子,越过越觉得我们这个器皿太窄小,顾到这点,就顾不到那点。不仅没有去探望那些久不聚会的,即使是常来聚会的,我们对他们的供应也是寥寥无几。在日常的召会生活中,我们虽然竭力与他们有好的交通,对他们有好的带领,但不知为何,还是供应不上。我们实在觉得自己器皿太小,不知如何是好。

越经历破碎,越被扩大

我们器皿窄小,要被扩大,就需要祷告。人是有限的,只有主是无限的。主能把我们的有限,变作无限,这需要我们的祷告。在我们所认识的人中,有几位就有这样的经历;他们在这样的事上,有过很大的转变。比如,有的人原来非常没有口才,是拙口笨舌的,但经过在主面前的流泪祷告,很希奇的,当他站起来为主说话时,却是非常的流利。

一面,我们应该承认我们的有限,该承认我们这个器皿太不像样;但另一面,我们该祷告,仰望主在我们身上作扩充的工作。每一个在主里实在有经历的人,都经历过那个扩大。我们在主面前的经历,就是一个扩大;不是叫我们自高自大,乃是叫我们扩大。一个人越在主里面有经历,越在主里面有学习,他那个人就越扩大。扩大的基本原则,就是破碎。一个人在主面前,被主破碎有多少,他那个人就扩大有多少。人所以窄小,实在是因人不肯破碎;不肯破碎,就叫人窄小。破碎越多、越厉害的人,他那个人就越没有限量,这是定规的。所以,我们要祷告。

再者,我们带领弟兄姊妹,该给弟兄姊妹一个感觉,事奉乃是火烧在荆棘上。这就是摩西所看见的异象:火烧在荆棘上,荆棘却没有烧毁;(出三2~3;)火是烧在荆棘上,却不是用荆棘作燃料。那个荆棘就是摩西,就是我们;火就是神自己。神使用一个人时,是神在人身上烧着,但却不烧毁人,不消耗人。因此,我们在事奉上,不能一直看我们的光景。我们越看越像荆棘,越看越觉得自己不是埃及的对手,越看越觉得自己不能站在法老跟前。

我们应该看见,我们乃是在神手里,是祂来使用我们,是祂那个圣火要烧在我们身上;是祂的恩典,是祂的能力,一切都在于祂。难怪摩西蒙召时,头一幕的异象就是这一个,就是看见火烧荆棘;第二个异象,才看见自己里头是麻疯的。(四6~7。)一个人在主面前,真的要事奉主,这两个异象都不能缺少。

我们要一直认识自己不过是荆棘,是没有什么用处的,但这个不该让我们灰心,因为火要烧在荆棘上。这个异象给我们看见,没有一个人是够大的器皿,能应付神的需要。摩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;但在神的异象里,摩西是荆棘。能救以色列人的,是那个荆棘,但不是那个荆棘本身,乃是火烧在荆棘上。摩西站在法老跟前时,那一幅异象,实在是烈火烧在荆棘上,是法老没有法子对付的。这是我们所有事奉之人该有的;我们不能一直回头看自己。出埃及记头几章那幅美丽的景象,乃是给我们看见,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,荆棘的人,因着火烧在其上,整个埃及在他跟前就站立不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