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经: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四十五节,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二十三节,马太福音二十七章四十五至四十六节,歌罗西书三章四节,约翰一书五章十一至十二节,歌罗西书一章十三节,哥林多后书三章十八节,约翰一书三章一至二节,罗马书八章十九节。
本章我们要对我们目前为止在本书中所看过关于生命的事,作一简要的概述。为此,我们要用一九八至一九九页所排列的图。按我的领悟,这些图在基督教所有的刊物中,是同类中最好的。这些图是由一位名叫麦敦诺(Mary E. McDonough)的美国姊妹,为着她的著作‘神救赎的计划’所预备的,她最近才离世与主同在。值得注意的是,我们几乎在美国任何一家基督教书店都找不到这本书。这本书写于一九二二年,书成后不久就译成中文。然而,译者不清楚生命的路,所以我们不赞同他的翻译。约在一九四八年,我们将这本书重译,并且在上海和台湾由我们的书房出版。远东所有的弟兄姊妹都热切的接受且熟悉这本书,并且从中得着许多帮助。我自己曾在华北、上海、台湾和菲律宾,好几次使用这本书帮助人。这里所陈明的图非常开启人,给我们清楚的异象,并使我们对神的计划,祂在祂救赎里的路,和生命的路,有深刻的印象。
第一图有一个金色的圆圈。就其属灵的意义而言,圆圈指永远、无始无终的东西。人将指头放在圆圈的某一点上,他无法说圆圈的什么部分在前,什么部分在后。神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。因此,这圆圈表征永远的生命。在圣经的预表里,金表征神的性情,就是神自己。在帐幕的预表上,这是非常清楚的。帐幕里的许多器具,如约柜和陈设饼的桌子,或是用金作的,或是用皂荚木包金作的。这些预表主耶稣同祂两种性情-神圣性情和属人性情。皂荚木代表祂属人的性情,金代表祂神圣的性情。神圣的性情是三一神,这生命是自有、永远、非受造、和无限的生命,无始无终。
第二图表明三一神创造了一个人。神创造人,因为神渴望借着人彰显祂自己。圣经清楚告诉我们,人是盛装神的器皿,好彰显神。人不是永远的;他在时间里有起头,由圆圈顶端垂直的线所表明。我们知道,这人乃是首先的亚当,(林前十五45上,)就是受造、有限的生命,有始有终。这生命受造时,是美好、纯洁且无罪的。
第三图给我们看见,神所创造的人,作为盛装神的器皿,有三部分-灵、魂、体。(帖前五23。)灵是里面的内容,盛装并接触是灵的神,而体是外面的外表,接触物质的世界。在里面的灵和外面的体之间,有魂作为媒介,就是人的个格。这三部分的人没有罪。
第四图不需要很多解释,我们一看就清楚。每一部分都成了黑暗的;这是堕落的亚当。人受造是盛装神的器皿,但在神进入人里面以前,别的东西进来了。那就是神的仇敌撒但,人位化的罪。在宇宙中,一个特别的受造之物撒但,背叛神并成为神的仇敌。现在撒但是宇宙中的罪。撒但进入受造的生命里,所以整个人-体、魂、灵-都被作为罪的撒但所败坏、损害并破坏。堕落的人被罪充满,并且被撒但所占有,他的每一部分都满了黑暗。我们都知道,有多少败坏出于这败坏的人。他实在是黑暗的-在身体里是败坏的,在魂里是败坏的,在灵里也是败坏的。
第五图给我们看见另一个人。首先的亚当是头一个人,因着堕落而成为败坏的。第二个人是末后的亚当,就是基督。(林前十五45下。)基督是怎样的人?基督是神人,是真人,却是神成为肉体。这第二个人既是真人,祂也就有灵、魂、体。祂虽与受造的人相同,却仍有区别。在受造的人里面没有神的东西,但在这神人里面乃是神自己,如金星所代表的。这人乃是救主,就是主耶稣基督。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图。
第六图表明这神人,当祂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,如何成为担罪者。那时候,祂是神的羔羊,担当我们一切的罪。照着福音书的记载,在祂钉十字架的第三时,宇宙改变了。(太二七45。)人类一切的罪被放在主耶稣身上三小时之久,从正午直到午后三时,那时祂呼喊说,‘我的神,我的神,你为什么弃绝我?’(46。)当主在这地上时,祂说父始终与祂同在;父从未留下祂独自一人。然而,在这三个小时中,父离弃基督,因为父将我们一切的罪放在祂这担罪者身上。这样,神人(成为肉体的神)担当了我们的罪,并对付了我们的罪。
在基督钉十字架以后,祂复活了,而在复活里,祂活到永永远远。我们若比较复活的基督(第七图)与成为肉体的神人(第五图),就能看见,在祂的复活里,祂的全人凭着神圣的性情变化了形像。基督成为肉体时,将属人的性情穿在自己身上;而在复活里,祂凭着神圣的性情使祂整个属人的性情变化形像,或得以变化。借着成为神人,祂将神带进人里面;借着复活,祂将人带进神里面。借着成为肉体,祂将神与人联结并调和;借着复活,祂将人与神联结并调和。祂全人的每一部分仍然有属人的性情,现今却在神圣的性情里。祂有属人的灵、魂、体,这些与神圣的性情调和。神性与人性调和为一。作为这样的一位,祂是模型、榜样;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逐渐与这一位毕像毕肖。
第八图显示在祂里面,就是在这成为肉体、钉十字架、并复活的一位里面有生命。生命在祂里面,这生命一点不差就是基督自己。(西三4。)约壹五章十一节说,‘这见证就是神赐给我们永远的生命,这生命也是在祂儿子里面。’这儿子就是成为肉体、钉十字架、并复活的神人,祂乃是我们的生命。
第九图并不简单,这里有两个范围,一面是亚当的范围,另一面是基督的范围。在亚当的范围里没有别的,只有罪与死,而在基督的范围里有永远的生命。在这两个范围之间是十字架。人若在十字架的左边,他就在罪与死的范围里;人若经过了十字架,他就在生命的范围里。
我们已从罪与死的范围被拯救出来,且被迁入生命的范围里。(西一13。)我们能这样说,因为我们相信那为我们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一位,并且我们已接受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一切奇妙的事实。因此,我们已经过十字架,不再在罪与死的范围里。反而,我们现今在永远生命的荣耀范围里。然而,我们在这范围里有多少?我们也许只有全人的一小部分在这范围里。
我们现今已在我们人的灵里得了重生。(第十图。)我们接受主耶稣作我们救主的时候,祂作为那灵就进入我们灵里,并将生命赐给我们。约壹五章十二节说,‘人有了神的儿子,就有生命;没有神的儿子,就没有生命。’赞美主,我们若有神的儿子,就有生命,因为神的儿子就是生命!然而,在重生的时候,我们只接受生命到很小的程度。我们只在我们这人有限的部分接受神圣的生命。
我们得重生以后,需要从黑暗被变化到荣耀里。(第十一图。)为此,我们需要给神圣的生命通畅的路,在我们全人里面扩展。神圣的生命越扩展,我们就越被变化,从荣耀到荣耀。(林后三18。)我们得重生数年以后,就有某种程度的变化,但每加一年,我们就逐渐多而又多的被变化。至终,我们全人被变化,从荣耀到荣耀。
变化比许多基督徒所主要留意的地位上的圣别更主观。提前四章四至五节告诉我们,甚至我们的食物也借着神的话和人的代求,成为圣别。面包在超级市场里是凡俗的,不是圣别的,但我们若把面包买来,放在桌子上,并且为此祷告、感谢主,面包就被圣别。这圣别是地位的事,是从世界被分别归神。然而,变化不只这样,乃是在性质和形状上的改变。
从罪得释放、(罗六18,22、)圣别、(19、)和变化是三件不同的事,但今天许多基督徒将三者混淆了。我们也许从罪得释放,却还没有经历我们的圣别,我们也许被圣别,却还没有被变化。重生的人也许领悟他仍然在罪的辖制之下,所以他算他已在十字架上与主同死。(11。)这样,他就借着复活之主的能力从罪的辖制得释放。然而,他仍然不是完全被圣别,从世界被分别归神。可能再一年以后,他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主,并经历从世界分别归神。然而,他仍然没有被变化。他需要另一种改变,就是在他魂里的变化。不仅如此,主回来时,他要经历另一种变化,就是旧造的身体改变形状成为荣耀的身体。这表示圣别比从罪得释放更多,变化又比圣别更多。这三件事彼此是有关联的,但从罪得释放和圣别明显有所不同,圣别和变化又有进一步的不同。
要认识生命的路,我们必须认识变化,因为变化是生命的事。在我们重生的时候,我们接受了一点神圣的生命,但我们若与神合作,让祂有路,圣灵就会在我们里面作工,使神圣的生命在我们里面扩展、扩增。首先,那灵用神圣的生命充满我们的灵,逐渐的,祂浸透我们的魂-我们的心思、意志和情感。至终,当主回来时,我们的整个身体要从旧造变化成为新造,成为荣耀的身体。
在我们得救的时候,我们在我们的灵里得重生。此后,我们主要的是需要在我们的魂里被变化。有时候这种从灵到魂的扩展影响我们的身体。有时候我们借着体验在我们身体里面神圣的生命,就胜过我们肉身的软弱,如在罗马八章十一节所说的。然后主回来时,我们的整个身体要改变形状,从旧造变化成为新造,成为荣耀的身体。那时候我们就要像祂。(第十二图。)我们要与成为肉体、钉十字架、并复活的基督毕像毕肖。(约壹三1~2。)我们这人的每一部分-灵、魂、体-要被神圣的生命充满、浸透、弥漫,并与神圣的生命调和。这将是神众子的显明、显示出来。(罗八19。)我们要在灵、魂、体里全然、完全像主基督。这是何等奇妙!
这不是在于改革或规正。当然,我们不该松懈;反而,我们需要领悟,我们得重生以后,我们所需要的乃是与圣灵合作,让祂有路来充满、浸透、并变化我们。这不是在于行为或举止,乃是在于生命里的变化。堕落的人完全在黑暗里,并不需要改革、规正或改良;他只需要另一个生命进入他里面,重生他。然后从他重生的时候起,他惟一的需要就是被变化。
变化不是从骄傲规正为谦卑。人无论骄傲或谦卑,他在神面前仍然是黑暗的。人的骄傲和谦卑,人的恨和爱,在神眼中都是同等黑暗的。因此,我们不该想要规正自己。我们若说,‘我太骄傲了,所以我需要学习谦卑,’我们就仍然在黑暗里。即使我们是最谦卑的人,我们也可能是最在黑暗里。我们也许满了人的爱,为别人牺牲一切,但我们仍然和杀人凶手一样黑暗。我们所需要的不是规正、改革或改良,乃是凭着神圣的生命在性情上变化。我们需要被变化到荣耀里,到荣耀的光景里。
本章所附的图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并开启人。愿那灵给我们深刻的印象,叫我们知道我们在那里,我们是什么,以及我们需要什么。